《水土保持学报》第一届青年编委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2024年8月12日,《水土保持学报》第一届青年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贵州贵阳顺利召开。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环研究所等单位11位特邀编委和16个单位的22名青年编委代表齐聚一堂,深化推进学术交流,共谋期刊发展大计。会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科技办主任胡斐南研究员主持。

 

合影

会议伊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冯浩研究员、贵州大学林学院院长王德炉教授出席本次会议并致辞。冯浩院长向所有参会编委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青年编委对期刊贡献的重要性及期刊发展与青年编委成长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他肯定了《水土保持学报》创刊近40年的工作业绩及办刊人“视刊如命,爱刊如子”的工作精神,期待本次青年编委会的顺利召开,对期刊的阶段性发展及未来的工作安排产生深远的影响,鼓励各位青年编委能够为《水土保持学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王德炉教授对所有参会的编委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贵州的地形地貌、贵州大学林学院学科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表示,《水土保持学报》是专注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重点报道了水土保持及相关学科高水平、系统性、综合性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对水土保持学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冯浩、王德炉致辞

随后,冯浩研究员、蔡崇法教授为9位青年编委代表颁发了《水土保持学报》首届青年编委会委员聘书。他对青年编委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感谢,对为期刊建设做出贡献的优秀青年编委表示祝贺。他期望首届青年编委在编委会的带领下,更能切实履职尽责,充分发挥青年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与编辑部紧密联系,积极参与本期刊的撰稿、审稿、宣传等工作,共同推动《水土保持学报》的高质量发展。

冯浩、蔡崇法为青年编委代表颁发聘书

《水土保持学报》编辑部董志刚副主任就期刊建设、运行情况、未来工作及当前面临的挑战等方面作详细介绍。他表示,期刊取得的优异成绩和良性发展离不开各位编委的辛勤付出,并恳请各位编委积极参与和支持期刊的办刊工作,努力形成专家、学者办刊的良好环境,提升期刊学术性、专业性和影响力。

董志刚作《水土保持学报》工作报告

最后在交流环节,编委和青年编委们围绕期刊稿件重点关注领域、专题专刊策划、期刊宣传推广、主办会议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研讨,提出了诸多具体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肯定了期刊在推动农业领域科技进步、促进学术交流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敏锐地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针对期刊内容质量的提升,华中农业大学蔡崇法教授倡导增多稿件修改次数,提高编委参与稿件修改,提高稿件学术质量;注重长英文摘要模式,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郑粉莉研究员对期刊的办刊历史和办刊瓶颈进行了介绍,建议期刊编辑部门要充分利用主办单位优势,深挖办刊资源,突出办刊特色,明确出版主题;利用编委优势,提高期刊学术水平,调整工作思路,增强服务科学家意识。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范昊明教授和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董智教授建议加强期刊栏目及研究专题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杨明义研究员和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潘成忠教授建议优化投审稿系统以提高效率,在期刊影响力拓展方面,提出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举办或参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期刊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多项创新举措。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杜灵通研究员建议编辑走进研究团队,主动邀约优质稿源,加大对原创性、高水平论文的征集与发表力度,同时优化审稿流程,确保论文评审的公正性、专业性和时效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环研究所方海燕研究员和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唐强教授从投稿数量和质量的角度,对期刊的影响力和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朝霞教授和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孙少波副教授建议利用新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拓宽期刊的传播渠道,增强与读者、作者的互动,提高期刊的可见度、吸引力和AI智能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体彬副研究员认为,编委和青年编委应积极主动加入期刊建设中,通过团队投稿、配合约稿、主动审稿和积极引用等举措,提升稿件质量和期刊影响力。大家一致认为,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期刊发展的新路径,发挥青年编委的优势,将青年编委的支持和助力落到实处,以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姿态,推动《水土保持学报》期刊不断迈上新台阶。

专题讨论交流

会议最后,邀请编委及青年编委对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水土保持学报》专栏稿件进行现场双盲评审,旨在提升专栏文章学术质量。

专栏稿件评审

本次会议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不仅为广大参会者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合作交流平台,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激发合作的会议,增强了编委成员实现共同目标的信心和决心,为壮大科技期刊建设矩阵、深化科技期刊出版改革、完善科技期刊人才培养机制、优化科技期刊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会议现场

发布日期:2024-09-02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