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下垫面降雨产流与旱地小麦集水补灌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S275.2 S157.1

基金项目:

山西省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旱地农业节水工程化技术研究"(971010)资助


Studies on Runoff of Different Rain Harvesting Surfaces as well as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under Catchmental Irrigation Wheat in Dryland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在山西洪洞建立了农膜、公路、农田小路、农田下垫面产流场,对不同下垫面的自然降雨产流及早地小麦集水补灌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的27次降雨中。不同下垫面的产流量存在较大差异,农膜、公路、农田小路和农田下垫面的产流系数分别为81.4%,73.6%,41.6%,2.7%。旱地小麦集水补灌研究表明:早地型品种应作为集水补灌早地小麦的主干品种;补灌量愈大产量愈高。拔节期补灌优于扬花期;同一补灌量集中补灌优于分次补灌;不同播期密度在集水补灌条件下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存在差异。该项研究为开展集水工程及集水补灌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崔欢虎 靖华 马爱平 王裕智 王随保.不同下垫面降雨产流与旱地小麦集水补灌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3):170~17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